目前分類:觀點分享 (18)
- Jul 21 Thu 2016 14:11
【觀點分享】品格也是一種儀式:張辰嘉~再見母親,母親再見
- Jul 20 Wed 2016 13:57
【新聞分享】獲飯店免費牛排一個月 他送給弱勢學童
- Jul 20 Wed 2016 10:51
【新聞訊息】臉書揪練字行善 及時救回一命
- Jul 18 Mon 2016 16:51
【新聞訊息】婦人摸走愛心零錢箱 店家PO網籲民眾小心
- Jul 13 Wed 2016 17:38
【觀點分享】不是只有「拿」,也要學會「給」
- Jul 12 Tue 2016 09:10
【新聞分享】北檢與環宇基金會舉辦暑期法治課程 學生驚呼「好像拍電影」
「這邊好酷喔!」昨日上午台北地檢署出現大批國中、小學生,原來是台北地檢署和環宇國際文教基金會舉辦暑期法治教育課程,帶領58名學生參觀偵查庭、指認室和拘留室,許多學生驚呼「好像拍電影」、「好好玩」,檢方也讓學生穿上法袍體驗法治精神。檢察長蔡碧玉表示,盼藉此讓學生警惕犯罪,並開啟法律之門,同時讓學生對司法工作產生興趣,未來能成為司法生力軍。
- Jul 07 Thu 2016 15:09
【觀點分享】老人安養院火災 燒出長照制度的困境
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一處位於大樓8樓中的安養院發生大火。 聯合報記者鄭清元/攝影
- Jul 06 Wed 2016 14:27
【新聞分享】熱情台11線 讓愛心傘傳下去
募集來的愛心傘都有標語,方便回收,也成為一種愛心印記。 圖/柳宏儒提供
- Jul 04 Mon 2016 17:18
【新聞分享】相信人性本善 五星蛋糕請自取
愛吃蛋糕的小朋友,也來感受良心商店運作模式。 圖/潘俊偉
- Jul 04 Mon 2016 16:59
【名家觀點】長照要做滿做好
長期照護不應看成是純社會福利,它與健保一樣,有提升健康的重要使命。純社會福利提供的是固定型的服務,例如交通服務,保證平安到達目的地就好。照顧好老人,不是有人陪就好,好的照顧比起不好的照顧,老人可多活10、20年。
- Jul 01 Fri 2016 17:03
【影片分享】你會幫貧童還是富小孩?同一女童街頭實驗 結果「她」哭了
- Jun 30 Thu 2016 17:12
【觀點分享】兒童們為什麼迷戀垃圾食品?
據大紀元記者馬天祥報導,暑期高溫以及旅遊觀光和頻繁的室外活動,帶動了各類快速食品的消費。一些被視為「垃圾食品」的汽水、冰淇淋、炸薯條等等,也隨著暑期的高溫,潮水一般湧入成年人以及兒童的體內。儘管人們深知垃圾食品的危害,但常常還是欲罷不能,尤其是兒童,第一次吃垃圾食品後的體驗,可能他們還會期待下一次。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?
- Jun 30 Thu 2016 15:20
【觀點分享】暑期閱讀 如何幫孩子選擇合適的書籍?
據大紀元記者馬天祥報導,懂得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書籍,是孩子一生必須掌握的學習技巧。花時間教孩子們選擇書籍的技巧,鼓勵他們盡快按照自己的樂趣選擇書本,是父母們必做的功課之一。如何選擇合適的書籍?父母們可以帶孩子了解當地的圖書館,詢問圖書館推薦給孩子們的書籍清單。選擇那些能勾起他們興趣和熱情的書本,千萬不要讓枯燥的閱讀澆滅了孩子們的閱讀熱情,孩子的閱讀興趣隨著他們的成長也不斷變化,父母們選擇合適書籍給孩子的基本技巧:
- Jun 27 Mon 2016 15:57
【觀點分享】下流老人:老後崩壞的危機
讓人怵目驚心的標題「下流老人:總計一億人老後崩壞的衝擊」是日本的學者藤田孝典在2015年出版的書,在人口老化最嚴重的日本熱賣,也引發台灣很多人的關注,藤田書中所謂的下流老人泛指:無法正常度日、被迫過「下流(中下階層)」貧困生活的高齡者,他們沒有存款、孤單生活,可能狀況是需要支付高額醫療費、沒有受到看護系統照顧、孩子低薪或失業、離婚等等因素衝擊,老來遭逢貧病交迫,又無法再進入勞動市場,周邊可以仰賴支持的對象缺乏,就會淪入下流老人的窘境,藤田親眼目睹的日本「下流老人」,一天只能吃一頓飯、拿廉價小菜到收銀檯排隊。他們付不出醫藥費,只能在家中服用成藥;無人照顧,一個人孤獨邁向死亡。
- Jun 27 Mon 2016 09:12
【新聞分享】剩食新概念 社區冰箱啟用
據自由時報記者陳建志報導,台中市愛鄰舍關懷協會牧師何志文,為了讓民眾多餘的食物能被需要的人享用,設立「社區冰箱」,在好心民眾捐助冰箱下,昨天正式啟用,未來民眾只要有多餘的熟食,貼上日期標籤就能放進冰箱,需要的民眾不用登記就可自行取用,希望食物不再浪費。
- Jun 24 Fri 2016 17:22
【影片分享】生日不快樂!
- Jun 23 Thu 2016 10:38
【新聞分享】放假還要工地打工存學費 四成一弱勢孩子暑假餓肚子
- Jun 22 Wed 2016 14:59
【觀點分享】搭電梯遇到陌生人進來怎麼辦?
示意圖片‧來自崇友文教基金會網站 http://www.gfc.org.tw/report/206